首頁 / 草莓病蟲害 / 草苺蟲害 / 二點葉蹣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二點葉蹣
發文日:96/09/21
二點葉蹣學名:Tetranychus urticae Koch
生態習性:
  二點葉蹣各期個體均聚集在葉背為害,秋季以後,二點葉蹣體色逐漸變黃色至桔紅色,冬季成蹣常成群聚集於樹幹樹皮縫隙間越冬或遷移至雜草上繼續為害。春季後,此期體色再由桔紅色回復為淡綠色。二點葉蹣每日平均產卵 8個,一生可產卵一百個左右,本性喜棲居於葉背取食產卵,棲群密度高時會形成細小絲狀物,生活史隨季節及氣候狀況有差異,在高溫季節二星期內可完成一個世代,周年均可存在。
  由於此蹣可在雜草上越冬,應於冬季剪枝及除草時去除不必要的枝條及雜草。由於體型小,可經由風力遷移,所以全臺有適當寄主處均可能發生。
  此類蟲怕兩、喜乾燥,因此連續乾旱易導致嚴重發生。在葉面為害的蹣類,冬季多在較低的葉片背面,等溫度上升後,才向上蔓延。
形態:
  成蹣:雌蹣體長約0.45mm,橢圓形且背面拱起。體色淡黃或黃綠色,體背左右兩側各具一大形墨綠色之斑紋。其外側三裂,內側不分裂。雄蹣比雌蹣個體小,腹末較宰,呈倒三角形。
  卵:圓球形,灰白色透明,表面光澤晶瑩,即將孵化時轉為橙紅色。
  幼蹣:初孵化的幼蹣淡紅色,三對足,取食後身體逐漸變為淡綠色,體背兩側漸有黑斑出現。
  若蹣:四對足,此時與成蹣外形大致相似,但個體較小。
危害狀:
  下位葉容易發生,發生初期,葉表面形成黃色小斑,為害密度高時,葉背變成銀白色,葉肉黃化,葉幅縮小,類似元素缺乏症狀,嚴重感染時植株矮化,葉片焦活A新形成的幼葉黃化,扭曲變形,植株葉緣間形成蜘蛛網狀物。
發生時期:
  八、九月間,管理較差的苗圃即可發現。定植初期害蟲密度即漸漸昇高,1~2月間氣溫低時繁殖率較慢,仍維持相當蟲數。二月中旬氣溫明顯回昇之後,害蹣密度急遽上升,造成嚴重為害。五月中旬梅雨季節,本蹣易遭寄生菌寄生死亡,同時遷移至其他作物上存活。
防治方法:
一、 苗圃期注意噴藥預防工作,避免葉蹣在苗圃即遷入為害。
二、 二、三月間溫度升高前,摘除受感染老葉,以藥劑徹底防除。
三、 釋放草蛉,抑制蟲口密度:每隔2~3株草苺插放30~50粒草蛉卵之卵片。

資料來源:
1.行政院農業試驗所 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