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芭樂學院 / 病蟲害管理 / 黑星病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黑星病
發文日:101/09/28
黑星病黑星病 (Black spot Phyllosticta rot)
病原菌:Phyllosticta psidijcola (Petrak) Vander Aa (無性世代)
Guignardia psidii Ullasa & Rawal (有性世代)
(林正忠、賴秋炫、蔡淑芬。2005。番石榴黑星病。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15-番石榴保護,第75頁。防檢局。台北。205頁。)

病徵:
  病徵主要表現在番石榴成熟果實上,病斑初期呈現小型褐色圓形斑點,隨果實採後時間的長短漸擴大,最後相互癒合呈不規則狀;後期病斑表面中央出現同心輪紋的黑色小點,係黑星病菌的柄子殼(pycnidia)或子囊殼,病斑表面會略凹陷呈窟窿,病斑邊緣與健康果肉組之間產生離層,並剝離脫落;果實內部病斑呈藍黑色至黑色,病組織外圍則有一明顯的褐色木栓化邊緣,此皆為黑星病的特徵,田間偶爾可發現病果的存在。
(林正忠、賴秋炫、蔡淑芬。2005。番石榴立枯病。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15-番石榴保護,第75-76頁。防檢局。台北。205頁。)

防治方法:
一、清除罹病果實,避免利用病果作有機質肥料,否則病果在乾燥過成溶液釋出大量孢子,黑星病並不會殘存番石榴殘枝或葉片上。
二、適時修剪枝條,使通風良好,避免果樹過分密植,降低相對濕度,可有效降低果實感染機率。(林正忠、賴秋炫、蔡淑芬。2005。番石榴黑星病。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15-番石榴保護,第78頁。防檢局。台北。20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