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芒果小檔案 / 芒果的故鄉 / 台南山上鄉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台南山上鄉
發文日:97/02/26
台南山上鄉書庫的正面是兩大片書門,扎扎實實填滿各類典籍。走進門間窄道,紙本特有的淡淡木漿味瀰漫著,一堵堵咖啡色木質書牆,圈成方形矩陣,頂天立地俯視著尋訪知識的人。 再細看,這知識築成的堡壘,每一個牆頭上都貼著名條,「山上鄉某先生贈書」。山上鄉圖書館就像在地藏書閣,近三分之一藏書都是鄉裡自己人捐的。「傳統農村聚落要進步,得先提升知識水準,」14年前,鄉內行政會議中達成這樣的共識。二年後,比鄉公所更敞亮闊氣的圖氣館落成,鄉長帶頭號召士紳捐出珍藏圖書,供鄉內子弟研讀。 現在,圖書館藏書突破三萬冊,服務八千多位鄉民,山上鄉子弟享受的知識滋養,是鄰近鄉鎮的九倍(新化鎮四萬五千位鄉民,一萬六千多冊藏書)。小學三年級的小滿,趴在兒童圖書室櫸木地板上:「這麼多圖畫書,我可以看到六年級,」她露出滿足的笑。 知識薰陶的種子不只在閱讀領域開花,還生根於鄉內的阡陌大地。 山上鄉其實沒有山,不過是位在曾文溪河階高地,視野極佳。屯墾的平埔族人遠望群山層層,就管這裡叫「山仔頂」,漢民族遷入後才逐漸改稱山上鄉。 河階地範圍小,丘陵又佔去大半,耕地面積極小的山上鄉,為了養活一鄉老小,必須在農耕技術上不斷求知,栽種高價值作物。 於是不同於嘉南平原的遼闊農野,這裡的田地多半是附加人工智慧的網室栽培。一房房的白帳與黑紗,星羅棋布散置田野間,像是圍棋賽中互爭地盤的黑白棋仔。 的確,黑白兩方正是農民知識與經驗所造就,勢均力敵的明星作物。 白帳內看來不過一百公分高,正等待下一季開花的木瓜,因網室栽培蟲害少、甜度高,產量占台南縣第一位。黑紗中一排排盆景、觀賞用鳳梨花、蘭花,在日照控制下,收斂著花蕾,期待花卉市場上美麗的綻放。花的故鄉田尾,有三成以上觀賞用花卉,都是由山上供應。 所有山上生產的作物,都是高價值的更新品種,「農地小,不能拚產量,農民逼得一定要學新技術,」農會推廣股長李文福語重心長。 為了讓舊部落成長,為了保有農業競爭力,「求知」成了山上鄉民的生活方式。 縣政府補助新社區整體營造的計劃裡,山上村的大老們,安排的第一件事便是為故鄉出一本書《尋找山仔頂風華》。將家鄉風土故事,轉為社區活動渾厚的知識基礎。 而最令鄉民興奮的,莫過於國立中山大學將在山上鄉成立分校,傳統的農莊準備轉型為大學城。 山上鄉的求知之路,正穩穩當當向前延伸,當年在鄉裡圖書館看圖畫書的孩子,一轉身,便能在國家級的學府裡,伏案挑燈。 (部分摘錄自天下20週年特刊 319鄉向前行)

自然環境

本鄉位於臺南縣地理中心腹地,東經120.2度,北緯23.06度,北與大內鄉僅以曾文溪相隔,西與新市、善化為鄰,東以左鎮、玉井為界,南鄰新,化係新化區各鄉鎮出入咽喉,東西距8.6公里,南北距3.2公里,總面積27.52平方公里,山地佔總面積三分之一,平地佔三分之二,共分南洲、明和、山上、新莊、玉峰、豐德、平陽等七村,山地由玉峰村北嶺尖山脈起點向西而走,造成蚵殼潭、中坑、牛稠埔、石仔崎為山地部落,平地由山上、南洲、明和、北勢洲及新莊(大庄)一帶至大潭併合成為盆地,地勢東部較高,以北嶺尖山頂迤延向西形成半箕形盆地。(摘錄自大內鄉公所網頁)

人口概況

本鄉總人口數為8,129人,而15歲以上從業人口為3,520人其中事農林漁牧業者1,125人,佔總人口之13.6%,總戶數為2,028戶,其中農戶數1,082戶,佔53.3%,本鄉都市計劃面積240.7公頃,分別由明和村、山上村、南洲村、新莊村所構成,亦是全鄉商業精華區及人集中區。 工業區面積133.77公頃,大小工廠數十家,其中以東展、宏遠傲視全鄉,容納操作員工達千餘人,不僅帶動本鄉工業也附留人口嚴重外流,帶來本鄉工商業發達,工廠、商店林立,未來美景評價更高。(摘錄自大內鄉公所網頁)

產業概況

一、 本鄉可耕地面積1526.74公頃,農業戶1257戶。 二、 經營型態: 早期農業經營以稻米、甘藷、原料甘蔗為主,近來政府推廣精緻農業,勞動業轉型。 三、 主要作物 1.網室木瓜:種植面積50公頃,每公頃種植棵數為1600棵至1800棵,每株產量一百公斤。 2.鳳梨:種植面積140公頃,每公頃種植三萬八千至四萬,株產1.2公斤,每公斤15元計,產值為九仟伍萬元。 3.花卉:山上鄉農會輔導花卉產銷班,種植項目白鶴芋、綠帝王、黃金葛、黃椰子、福碌桐、變葉木、黛粉葉等觀賞植物。

歷史

山上鄉昔時由曾文溪沖積成洲,故附近村落有南勢洲(今之南洲村)、北勢洲之稱,山上鄉乃明末時期,始由鄭成功部將余士龍為了養軍,並開墾荒地、率兵屯駐後,經年累月人口漸漸繁殖,移住成村。現在之山上村因較他部落為高,故有山仔頂之稱呼,至日人據台後沿用山仔頂之名,及至民國9年10月1日地方改制,即改為山上庄。 臺灣光復後,民國35年1月7日,臺南縣政府成立,改街為鎮、改庄為鄉,於民國35年1月18日本鄉公所成立,仍以山上為鄉名。(摘錄自山上鄉公所網頁)

觀光旅遊點及名勝

天后宮 明亮寬敞,一派當地庄廟氣勢。 廟堂內左右兩沿革石碑,刻劃了玉二聖母守護庄民一百五十年的歲月痕跡,一則則生動的顯靈故事,讓眼前的景觀更富情感與生命力。 本宮奉祀天上母、玄天上帝、中壇元帥、福德正神、註生娘娘、主祀玉二聖母並非媽祖,而是大陸普巖鎮大德正道之天神,原稱二娘娘,隨鄭成功部將來台屯墾安祀。清朝順治十八年隨民族英雄成功之水師為航守神,由福建來台,當鄭成功平定荷蘭人後,士兵分駐各地軍屯墾,「二娘娘」隨駐大內鄉「北尾仔」(後改稱國聖湖),展望南方峻嶺三,巍然矗立,山明水秀,仍為安居吉祥之地,於是指示駐軍遷居「山仔頂」(本村之舊名)由林雹先生奉迎現廟址左前角,塔建草舍供奉,改稱為「二媽」,是為本宮立廟祀神之始。 位置:山上鄉山上村東北角處(山仔頂) 咸豐四年發生地震、廟宇遭殃傾斜,翌年遷建於現址,並由善化鎮茄拔天后宮奉請「大媽」、慶安宮奉請「三媽」,各雕神像合祀為之「天后宮」。民國年增建兩廂室,並加修廟身,民國五十一年始由現在之管理人田章先生及村長林朝輝先生與各董事向眾信徒募捐,得於同年農曆十月五日動土興工,至民國五十二年曆十一月十一日竣工入廟。「二媽」代天行道,救人救世遐邇聞名、嗣上蒼為褒獎代天巡狩之功績,於民國五十三年奉天詔,日加冠賜封為民「玉二聖母」。 山上鄉淨水場 山上鄉淨水場創建於民國元年,場址位於山上鄉山上村34號。負責曾文溪以南,二仁溪以北之自來水產製與加壓調配供水業務及台南市東西北區三個服務所管轄內大小管線與安南、歸仁、新化、永康、善化等五個服務所轄區內500公厘以上之輸送水幹管和其附屬設備等之維護管理工作。並負責該廠出水量與南化、烏山頭給水廠支援本廠水量之運用調配事宜。 因近期工商業發達給水無法達成目標,而由曾文水庫、南化水庫、烏山頭水庫支援調配。 明德外役監獄 眼前捕捉到的,是一座寧靜的山莊,精巧園藝包圍著四合院落,蘭園、青山、湖泊,和著全年無休的南台灣暖陽,頗有遠離塵囂的清爽。 這裡的官方名稱為-「台灣明德外役監獄」,為縱囚論的現代實踐。沒有圍牆、欄杆,收容的多半是表現良好或刑期將滿者,平日耕作勞動,還在山上鄉認養公園負責環境維謢,回饋地方。 外役監為現代教育行刑最新措施之一,為民主國家行刑措施所趨向,無高牆鐵窗之設置,故以生活自治人格尊重,及縮短刑期返家探視與眷屬同住等法今的優厚處鼓勵下,啟發受刑人自尊心,又藉勞動於大自然使心胸開朗,體魄健全,達到行刑目的。 地址:山上鄉玉峰村明德山莊1號 電話:(06)578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