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走失」小米回臺灣 農藝學者的永續願景:族人、農民自力保種 種子傳遞文化與農業

2023年是屬於穀物類的一年,身為農藝學者、種子學專家、永續農業的倡議者,郭華仁積極參與各項小米復育推廣活動,其中不少種原是由他聯繫才從國外回到臺灣。

2023年是屬於穀物類的一年,身為農藝學者、種子學專家、永續農業的倡議者,郭華仁積極參與各項小米復育推廣活動,其中不少種原是由他聯繫才從國外回到臺灣。

撰文/段佩妤 攝影/吳尚鴻

聯合國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宣布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Millets, IYM)」,主要目標是提升對小米營養和健康價值的重視,肯定小米為潛力糧食作物。為響應全球糧食議題,臺灣各地推廣活動陸續展開,這之中經常可以看見臺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的身影,他擔任召集人、引言人、顧問等,連結相關單位、民間團體,成為串聯各方、匯聚力量的靈魂人物。

小米回家後仍需族人意志 期待部落自力維續傳統作物

適逢國際小米年,穀類效益、種原保存是今年聚焦的議題。長年耕耘種子學領域的郭華仁,於2011年自美國引種回國的事蹟,如同漣漪向外擴散、交會,引起各界的注意與討論。談到「小米回家」的起源,其實是與現今於國立中山大學任教的巴清雄老師之間的緣分,「2008年,巴清雄是我的博士生。他從工業工程轉來念農業,說他想做傳統農業。」

郭華仁知悉外國學者有採集種子、回國保存的習慣,他想到或許在海外會有因此「走失」的小米種子,「會從小米開始,也是因為從1990年代開始,原住民族群就有意識要復興小米文化,當時我也從事農民保種運動,所以馬上就連結起來。」透過與美國種原庫聯繫,種子飄洋過海回到家鄉,由巴清雄將小米種子歸還部落耆老,郭華仁回憶當時的場景,「嚴肅中帶著高興。」魯凱族耆老身著傳統盛裝迎接小米回家。

「小米回家」的目的是將種子送回部落,郭華仁沒有尋找相關計劃或經費去推動復耕,「把種子送回部落一定要有人去種,我的想法是,最好不要去申請計畫,因為有了計畫他們可能會種,但是計畫沒了,可能又不種了。」因此他建議巴清雄,一定要找尋有意願復興傳統文化的人來種這些小米。即使找到種原,還是必須藉由族人的意志將傳統農耕文化重新扎根到部落的日常生活裡。小米文化復興需要時間,因此他們將自美國取回的種子分成兩半,一半由巴清雄送還部落,另外一半則交由國家作物種原中心保存、繁種。

提倡恢復古法「農民保種」 多樣性品系是未來資源

種原庫是種原保育的支柱之一,郭華仁說,同樣重要的是農民保種,「農民保種大概從1970年代開始,由美國的民間團體提倡。所謂農民保種,實際上就是恢復古時候的做法,以前的做法是農民在田裡面種,然後要採收的時候,就保留一些長得比較好的。他會選比較好的留下來當種子,其他的就拿去賣、使用。」

一萬年以來,人類所發明的農耕都是這樣持續下去的,因此得到非常多樣化的地方品系,歧異度相當高,「農民做選種並沒有事先規劃,一代接一代這樣種,田裡面一定會有變異,有變異就會有機會長出一個比較特殊的個體,聰明的農民就會把它保留下來,年復一年就有機會變成一個品系。」現在商業種子極度強勢,已使作物品系變得單純,農民保種的特點就是隨機與多樣化,與種原庫保存特質不變是不同的方向,種原保育仰賴兩方並行,為未來留下不同的遺傳資源。

國際小米年關注糧食安全 維持各種作物產業鏈避免極端風險

聯合國農糧組織之所以提出國際小米年的概念,主要目的還是呼籲全世界關注糧食安全議題,朝永續農業前進。根據農業部2022年《糧食供需年報》,臺灣目前的糧食自給率為30.7%,有7成糧食仰賴進口。在國際局勢、氣候變遷影響之下,糧食供應的不穩定性只會逐年攀升。

郭華仁指出,1960年代臺灣的雜糧面積大概47萬公頃,之後便逐年下降2017年,臺灣種植雜糧的面積不足6萬公頃,政府相關單位努力多年才增加2萬多公頃,2022年已達8.05萬公頃。
郭華仁指出,1960年代臺灣的雜糧面積大概47萬公頃,之後便逐年下降。2017年,臺灣種植雜糧的面積不足6萬公頃,政府相關單位努力多年才增加2萬多公頃,2022年已達8.05萬公頃。

談到臺灣糧食安全的當務之急,郭華仁認為,當然要針對極度仰賴進口的作物復耕,但現實層面來說並不容易,「為什麼我們自己不種這些進口雜糧?因為我們種的成本太高了,從國外買反而比較便宜。但是如果你都不去種、不去復耕,那將來如果進口有困難,該怎麼辦呢?這變成一個兩難。」如果未來遭遇糧食危機,必須從零開始復耕,會碰到什麼難題?郭華仁說,首先從取得種子就會有困難,想要大面積耕作,大量種子是必需品。除去種子問題,復耕還需要人、機器、技術、市場,「產銷鏈都已經斷掉了,你種出來有誰要去採收,要賣給誰?」

因此郭華仁認為,復耕要持續進行,即便是小規模的產銷鏈也必須維持運作,「至少每種雜糧復耕所必需的元素,要先預備。例如種子,至少要有一定的庫存量,等到進口糧食有困難時,我們再去繁殖幾次,這樣的話就來得及;又如農業機械,你至少要有工廠、機器來準備大量生產;產銷要怎麼串聯也需要思考。等到危急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進行復耕的工作。」脫離商業的獲利思維,糧食安全是必須未雨綢繆的國安問題,維持一定程度的產銷供應鏈運行,才不至於措手不及。

身體力行倡議食農轉型 臺灣永續農業需要生態有機

郭華仁與植物生活在一起,不僅陽台栽滿花叢,室內也充滿綠意。觀葉植物錯落有致,成為城市裡的空中花園。手中的越南胡椒是新進的成員,郭華仁喜歡它可愛的葉形、光亮的葉片。
郭華仁與植物生活在一起,不僅陽台栽滿花叢,室內也充滿綠意。觀葉植物錯落有致,成為城市裡的空中花園。手中的越南胡椒是新進的成員,郭華仁喜歡它可愛的葉形、光亮的葉片。

郭華仁從2003年的反基改運動開始,留意食農領域的大眾輿論,陸續與關心農業的民間團體合作,才逐漸從學術教育轉向倡議推廣的角色,「好像兄弟登山、各自努力,我支持他們各自想做的事情,鼓勵他們盡量去做,那我唯一的請求就是把資訊交給我。」他於1998年架設「種子研究室網」,退休後改為「觀點種子網」,翻譯國外農業資訊、蒐集各方活動消息、撰寫知識科普文章,網站成立至今仍持續不斷更新。

從農民保種到糧食議題,郭華仁關心的始終是農業系統的永續,「我現在關心食農系統的轉型,從慣行農業轉到有機生態,我從2002年就開始寫文章,一直推廣大家做有機。」談到幾個倡議歷程,持續不懈的動力來自哪裡?郭華仁說,「大概是個性吧,我覺得好的東西我就繼續下去,支持我繼續的就是我的國家、我的家庭,給我一個能夠專注投入的環境。」

郭華仁透過身體力行,支持本土小米,也希望消費者有意識的選擇優質的本土農產品,消費者具備「身土不二」的食農精神,才是支持臺灣農業發展的最強驅動力。
郭華仁透過身體力行,支持本土小米,也希望消費者有意識的選擇優質的本土農產品,消費者具備「身土不二」的食農精神,才是支持臺灣農業發展的最強驅動力。
郭華仁透過每天的早餐實踐「返穀生活」,圖右為小米、紅藜、還有亞麻籽。他推薦的吃法相當簡單,將喜歡的多種穀類在前一晚浸泡,按照喜歡的濃稠度加水與甘藷、番茄。早上放入電鍋,約莫1個鐘頭就可以享用。
郭華仁透過每天的早餐實踐「返穀生活」,圖右為小米、紅藜、還有亞麻籽。他推薦的吃法相當簡單,將喜歡的多種穀類在前一晚浸泡,按照喜歡的濃稠度加水與甘藷、番茄。早上放入電鍋,約莫1個鐘頭就可以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