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養肺!中醫推1茶1湯潤肺解秋燥 按2穴位生津通氣、活化免疫力

今年秋分是9/23,俗諺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當日晝夜會一樣長,秋分以後,日照時間逐漸縮短,氣溫逐漸降低,所以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之說。在這季節轉換之際,務必把身體養好,尤其養肺最重要,以下中醫師周宗翰分享秋分養生之道。

 

秋分重養肺潤燥 留心秋燥疾患

周宗翰說明,中醫會根據天地陰陽消長變化的均分點和轉折點的特色順勢養生。秋分是一年中陽消陰長的開始,陽氣漸漸收斂,陰氣慢慢增長,萬物生長方向走向收藏,因此,「秋燥」、「秋收」兩個秋分開始的節氣特性會產生相對應的生理病理變化,包含: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氣喘、鼻黏膜乾燥、鼻過敏,還有皮膚及黏膜疾病(如:皮膚脫屑症狀、皮膚搔癢症、乾眼症、頭皮脫屑落髮)、心理抑鬱疾病、免疫力降低等相關疾病。

看更多:防「秋季病」中醫有祕訣!眼乾、口角炎?養目1招救乾眼 吃「增酸」蔬果補肝經

 

秋分飲食宜忌一次看

周宗翰歸納秋分養生首重「養肺潤燥、疏肝理氣」,因陽氣逐漸斂藏,藥物使用除了補肺氣及宣通肺氣外,滋陰潤燥藥物不可少,常見養生保養藥物有西洋參、黨參、麥門冬、五味子、烏梅等;常見養生食物則有山藥、杏仁、白木耳、蓮藕、百合、水梨等。同時應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香料過度調理食物,這類型食物具有宣通氣機特性,食用短時間內雖有理氣舒暢的效果,但因躁性較強反而會傷津耗氣。

看更多:秋分養生首重吃當季!中醫推多吃6食物 簡單3食療潤肺生津、健脾胃

 

秋分養肺2茶飲食療

益氣潤肺茶

材料:西洋參6克、麥門冬6克、五味子3克、枸杞3克、陳皮1克、甘草1克。
作法:將所有材料放入300c.c.的水中,熱水燜約30分鐘,溫服即可。藥材可反覆沖泡至淡而無味。
功效:此藥方主要透過生脈飲加減來補肺潤肺,其中西洋參除了補肺氣外,對於生津潤燥效果也良好,加上麥門冬養胃陰、五味子斂藏耗散之氣、枸杞養肝血、陳皮理氣消積,簡單養生茶飲可達基本宣肺、養肺、潤肺之效。

 

木耳蓮子湯

材料:新鮮白木耳1~3朵(視個人口味加減)、百合10克、蓮子20顆左右(視個人口味加減)、紅棗5~10顆剖開、西洋參3~5片。
作法:將以上食材放入電鍋,倒入約500~1000c.c.的水量,根據個人喜好濃稠度適量加減,燉煮半小時至1小時,最後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滋陰補虛、潤肺止咳、美容養顏、助安眠等效果。

看更多:迎秋分、中秋!中醫揭秋季養生攻略 多吃「這顏色」食物 擊退秋燥告別秋乏與憂鬱

 

秋分養肺2穴位

合谷穴

屬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取肺經相表裡的大腸經穴位,具調降肺氣、開通全身氣機、活化免疫力等功效。每日按壓15~20分鐘可以幫助疏通全身氣機。

 

 

膻中穴

屬任脈,心包募穴,內為宗氣之海,故又稱「上氣海」,具利氣、寬胸的功效,每日熱敷或按壓15~20分鐘,搭配合谷穴配穴,可幫助大腸經進入胸腔氣機開通,氣機通暢可以連接脾胃之氣向上布達,以生津潤肺。

 

 

周宗翰提醒,雖然傳統上秋分時節須注意秋燥屬性影響肺氣宣發,然而地處海島型地域的台灣仍要注意脾胃機能,以及濕氣是否代謝順暢。秋分後季節轉涼,夜間需準備薄外套及帽子避免吹風,白日需要利用曬太陽袪除秋分收斂之氣導致的抑鬱情緒,並且每日快走或慢跑,適度有氧運動除了有助於肺氣宣發、氣機通暢外,還可以加強毛孔打開,袪除因秋分之氣斂藏導致汗孔不開而影響的水液代謝。

 

◎ 圖片來源/健康2.0資料照.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周宗翰中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用喝的降膽固醇、消除脂肪肝!中醫:「這杯茶」最有效 耳朵4穴位助瘦身
神奇減肥法證實有效!不用節食不用運動 放這種「柚類」在身邊就會瘦
吃太油怕血脂過高怎麼辦?專家教補救:「吃這個」加速當餐油脂代謝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