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城中熱話/珊瑚魚變盤中飧 恐釀生態災難

時間:2022-10-07 04:23:40來源:大公报

  左圖:有網民早前清蒸一條「荷包魚」「呃Like」,反惹來一片反感罵聲。右圖:大公報記者日前往荃灣楊屋道街市巡視,未見「荷包魚」出售。

  魚缸觀賞魚竟變成餐桌佳餚?

  休漁期結束,嘴饞的港人又再覓食,近期潮興品嘗一種名為「荷包魚」的珊瑚魚,金光閃閃的魚清蒸後,泛起厚厚黃油,有網民大讚「一試難忘」,原價每條僅數十元的觀賞魚即時升價至二百元。雖說民以食為天,但魚類學家擔心這股風氣會引起連鎖效應,過度捕撈,損害海洋生態。/大公報記者 余風、蘇荣(文)盧剛昌(圖)

  大公報記者日前走訪黃大仙、旺角、荃灣及西貢多區街市,均未有發現該類珊瑚魚出售。黃大仙大成街街市一名檔販表示,「珊瑚魚不好吃及較少人買,平日不會售賣」。另一名在西貢海旁賣海鮮的艇家則說,「該類魚平日很少見,多數在假期早上才有機會碰到,有貨都好快會被人買晒,普通人不一定買到。」他又指,該類魚多來自南沙群島,以往較少人吃,但近期網上吹捧「爆紅」,大受歡迎,由以前大約80元一條,升價至大約200元。

  本來在魚缸內游來游去、色彩斑斕的珊瑚魚,為何竟變成美食?

  吹捧肉質嫩滑 油香滿滿

  其實早幾年,已有人把該類珊瑚魚吹捧成「水上人或米芝蓮大廚識食之選」,大讚肉質嫩滑細膩,還說只要清蒸,油香滿滿,美味非凡。不過漁民撈獲多數只會「自己嘆」,甚少賣給街市檔,因此極為罕見。

  然而,去年8月一個專門介紹本港街市行情的網台主持,大力推介「荷包魚」,稱「罕有極品,搵咗幾年終於有緣遇到,有一陣魚的甘香味,其他魚食不到」,還說希望能再次品嘗,引起網民關注。及後,有網民清蒸了一條「荷包魚」,並將這條魚生前照片放上網「呃Like」,反惹來一片反感罵聲,有網民直言「睇到反晒胃」。

  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對大公報記者表示,其實「荷包魚」是刺蓋魚(又名蓋刺魚)及蝴蝶魚的統稱,該類魚生長於20至30米深的淺海珊瑚礁裏,由於要在珊瑚罅隙間游弋及覓食,故魚身生得較扁平,魚嘴亦較尖細;而該類魚生活在淺海,陽光照射下,鮮艷奪目。

  多見於南丫島及蒲台島一帶

  莊棣華說,由於是珊瑚魚,並非漁排內大量繁殖的經濟魚類,因此數量較少,比較罕見。他擔心市民因好奇或嚮往「民以食為天」,大量進食,「人類對海洋生態的破壞達半世紀以上,不少魚類都因此大大減少」。他呼籲漁民捕獲稀有及珍貴的魚種時,應學前人一樣即時放生,讓牠們繼續繁衍。

  香港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表示,該類魚因魚身黃色加上形狀扁平,有如「荷包蛋」般,故此得名。該類魚屬於珊瑚魚,一般多出沒於淺灘及礁石邊,並非深海魚類,在香港水域多見於南丫島及蒲台島等一帶。該種魚可供食用,惟因環境生態問題,數量正不斷減少。

  他又說,一些漁民捕獲稀有魚類,通常先聯絡熟客、老饕,直接兜售,又或放上社交媒體讓網民競投,所以很少在街市出售。按現時行情,該類魚大約每両40元。

  香港新界養魚協進會榮譽會長郭誌有表示,「荷包魚」有大有小,通常重四両至兩斤,市民多數會清蒸吃。該類魚一年四季皆有,通常在印尼水域較多,本港水域則較少出現,亦較難捕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