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創接棒做羊奶的Speaker! 乙木羊創辦人黃怡菁,求蛻變更求價值延續

黃怡菁

羊二代黃怡菁與牧場、家人間濃濃的愛,讓她決定返鄉創業,以羊奶為橋樑,向大眾分享產地知識,開創羊酪產業多元發展。

文/楊雋珩 攝影/黃毛

還記得上次喝羊奶是什麼時候嗎?在睡眼惺忪的早晨喝到一瓶剛送來家裡或學校的熱羊奶,是許多人共同的童年回憶。但誰說羊奶只限定早上、小學生、熱熱喝的組合?「我想讓羊奶更生活化、更活潑,碰撞更多可能!」黃怡菁從小在牧場長大,曾在外闖蕩,最終選擇帶著歷練返鄉創辦品牌「乙木羊」,「以前是羊養大我們,現在換我們為羊工作」。

身為彰化埔心養羊二代,第一代打拚的奮鬥史和職人精神,黃怡菁最是清楚。起初父親黃振浪養羊純粹當興趣,後因脊椎開刀,無法再勝任原本焊接師傅的工作,想開羊肉爐店,母親又擔心孩子年幼沒人顧。經朋友提議,1990年代兩人決定利用家中舊豬舍改建,開設「萬春羊牧場」,專職養乳羊、送羊奶,提供鄰近鄉鎮晨間配送的服務。

全年無休風險高 羊奶晨配撐起一個家

從埔心、大村、溪湖到最遠二林,為準時送達,黃家人每天凌晨3點起床,將前晚蒸好的羊奶整備妥當後,便騎上機車出門配送。「第一次出去送60瓶,後來一天200~300瓶,巔峰時期甚至500瓶。除了過年的休假公告,我們家從沒發過傳單,全靠口碑行銷,客人介紹客人喝。那個年代牧場就這樣支撐下來。」

黃振浪 狼尾草
萬春羊牧場在地經營30多年,第一代場主黃振浪堅持自種狼尾草,每日現割,讓羊群吃得新鮮又安心。

但羊奶晨配不只辛苦,意外狀況也多。黃爸、黃媽常因清晨視線差、路況不佳摔車,遇上颱風天仍風雨無阻,令黃怡菁不捨,「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爸媽很常上救護車,家裡也永遠多一臺機車備用,就是怕客人喝不到羊奶。」

此外,牧場注重人道飼養,因為黃振浪相信,羊兒自在健康才能產出優質羊奶。他的兩大堅持,一是親手栽種5分地的牧草園,讓100多隻羊每天都能吃到現割新鮮草料,二是非必要不打針,例如一般會在母羊生產前打催生劑、催乳劑,「但我們家一向不喜歡這樣,就是讓牠們自然分娩和泌乳,也始終保持零用藥檢出。」牧場全年無休悉心照顧羊群,幾無休閒可言,黃怡菁與哥哥黃柏東先後從國企系、電機碩士畢業後,原打算順從家人間的共識,可以在外面發展就不要回來,命運卻不這麼安排。

兄妹接力注入產銷新能量 看見產業失衡困境

2013年,當黃怡菁開始在臺北的第一份工作,同年底父親在高速公路發生車禍撞傷腦部,她與哥哥請假返家,協助處理牧場庶務。期間數次家庭會議中,一家人反覆討論:牧場到底要不要繼續?「爸爸身體難以負荷,單靠媽媽也不行,最後是哥哥決定在他最青春的26歲切斷所有後路,辭職回家承接。」黃怡菁雖也一度猶豫,但她找不到自己在牧場的定位,粗重危險的活她做不來,也欠缺行銷實務經驗,因此再度投身茫茫職海。

牧場乳羊品種
牧場乳羊品種分為毛色黑褐的阿爾拜因(Alpine)和乳白的撒能(Saanen)兩種,並以泌乳牧羊為主。

直到30歲將至的某天,黃怡菁人在中國工作,想到父母心繫牧場從未遠行,自己若想組成家庭,終需回到臺灣落根,更重要的是偶爾與母親閒聊,她意識到,牧場的處境其實存在一個危機。表面上,哥哥返鄉接手牧場已6年,穩健邁向10年不成問題,「但再過10年、20年呢?」學商的黃怡菁自問,如果哪天牧場自產自銷的經營模式受到影響、撐不下去了,最後極可能轉而交奶給大廠品牌。然而交奶利潤低、產銷不透明,一旦大環境變動,羊農完全沒有掌控權,只能認賠。最壞結果,「假如牧場收掉,那時哥哥可能40~50歲,誰要用他?我爸媽都80歲了,怎麼生活?這是我擔心、我看見的。這間牧場必須改變『銷』這件事。」

牧場12小時擠奶一次
牧場12小時擠奶一次,擠奶區乾淨通風,已全面改用自動化榨乳設備,圖為黃怡菁示範從小到大熟練的人工擠奶法。

不只如此,黃怡菁也觀察到,羊奶業者普遍面臨新舊傳承、永續經營的困境。近年養牛和養羊產業呈現黃金交叉,養牛正成長,養羊戶數和頭數卻逐年下降,許多牧場熄燈,「有些是孩子不想回來接,有些是二代受限已與大廠簽下長期契收合約,不能自己賣奶。」當羊農過度仰賴大廠、大廠過度仰賴學校通路,2021年中疫情爆發、學校停課,全臺上萬噸羊奶倒掉作廢,無疑給整個產業上了沉重的一課。

乳羊餵食
乳羊一天餵食6次、約4小時餵1次,牧場會根據羊群需求,調配精料和牧草等芻料的比例。

精準設定目標市場 延續口碑行銷的溫度

「我想用品牌開始為牧場和羊酪產業說話,我想成為我們家的speaker(發言人),講一講我們的理念、羊農在做什麼、羊奶是如何……」2019年,乙木羊於焉誕生。乙木代表五行中的草,即吃牧草的羊,也象徵農人柔軟堅韌的性格與生生不息的世代相承。

黃怡菁利用文字或與KOL(Key Opinion Leader,網路關鍵意見領袖)合作,持續推播分享哥哥接棒多年來在飼養管理面的努力,包含優化硬體設施,使羊舍更乾淨通風,帶領牧場走向循環農業;採用消臭抑菌的木醋液等友善資材清潔,並設計羊糞推肥輸送帶,讓羊糞不落地、利用作肥的效率大增等。

黃怡菁哥哥改良羊舍硬體
黃怡菁哥哥改良羊舍硬體,羊糞輸送帶打開開關就可轉動,輸送羊糞到方籃內集中放置,經醱酵日曬後,再提供給果農做肥料。

至於牧場所產羊奶,黃怡菁將後端加工、定價模式和銷售管道切割為獨立兩塊。保留傳統農家加熱、直接配送訂戶的服務,新品牌主打的鮮羊奶產品,則將生乳載至乳品加工廠,按照乳業管理規範完成殺菌、包裝流程,再上架通路或官網販售。「我們的乳品廠在高雄、每週都需來回載送,因為中部不是沒有業者願意做羊奶,就是無法做到單一乳源。所以乙木羊的成本很高,單價也提高了,但其實利潤很薄。」且合作代工有一定產量,銷不銷得掉是最現實的問題。

「我心想這麼好的東西一定是往都市走,因此最早銷售我選擇從臺中切入。」黃怡菁分析,第一,乙木羊須與產地拉開距離,才不會打到自家原訂戶,並和其他業者區隔市場,而臺中是離埔心最近的大都會區;第二,臺中人消費力強,也較有機會培養食育觀念。

乙木羊產品多元
乙木羊產品多元,鮮羊奶、原味優格吃到最純粹的奶香,也有羊奶脆餅、麥芽羊奶及草莓、黑醋栗風味優格系列。

因此,創業頭一兩年,她的週末常排滿臺中各市集擺攤行程,透過與人群直接接觸,從零打開乙木羊的市場和品牌能見度。漸漸地,她在臺中累積一群高黏著度的媽媽客群,擺攤版圖也擴及北部、百貨公司,甚至被邀請參加總統府小農市集展售。看似成功翻轉了第一代的行銷路數,黃怡菁卻微笑:「我希望與客人有更多面對面溝通,讓他們喜歡我們真誠的服務,進而累積信任度和忠誠度,不僅自己長久支持,還會介紹給身邊的人。後來想想,其實我在做的事跟我媽不是一樣?換個形態罷了。」

新鮮營養無騷味 讓羊奶變百搭食材

站穩產銷平衡後,黃怡菁以乙木羊為媒介,起身實踐自己更大的理想:引導大眾破除對羊奶的刻板印象、認識轉型中的傳統農牧業。像許多人聞到羊奶濃重的羶味就倒彈,她解釋,主因是羊奶富含短鏈脂肪酸「葵酸」,接觸空氣越久或溫度上升氧化時,便會釋放那股味道且不可逆,反之羊奶越新鮮、保存條件越好,羊羶味越淡。「傳統蒸箱需數小時增溫,味道較重,但我們以現代科技95°C、150秒高溫殺菌處理,喝到的風味與留下的營養是最好的。」

她補充,尤其羊奶不同於牛奶的局部式泌乳,和人類同為頂泌式泌乳,成分結構最接近母奶,保留多種維生素與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核苷酸、硒等微量元素,分子大小為牛奶三分之一,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不只適合作嬰幼兒、年長生病者的日常補給品,「羊奶應該像牛奶、豆漿,隨時隨地放在每家的冰箱,你可以早上來一杯冰羊奶,睡前喝、微波喝也無妨」,沒有局限。

黃怡菁嘗試拓寬眾人對羊奶的想像,每當有新想法浮現,她逛遍賣場、購買相似產品試吃,既了解趨勢和他牌利基,也釐清自己想開發出來的產品模樣。「市面上很少賣羊奶優格,單純羊奶的優格又會因醱酵過程恆溫40°C,羊羶味變明顯,所以我研發了一款結合我家羊奶和鮮乳坊豐樂牧場鮮奶的優格系列。」不少麵包師傅回饋,羊奶加烘焙比使用牛奶還香,她也積極發展羊奶吐司、貝果、脆餅、寶寶饅頭及手工皂等多元產品。

疫情蛋菜食物箱
疫情期間,黃怡菁與台灣兒童食育協會推出奶蛋菜食物箱,幫助不少農友和主婦度過難關。(圖片提供/黃怡菁)

目前乙木羊除了在臺中榮民總醫院設櫃,受到癌友等病友家屬穩定支持,今(2022)年10月臺中南區的新店面正式開幕,從店名「乳禾食農產直販所」也看得出黃怡菁的視野已超出羊奶。

酪農餐桌蓄勢待發 擁抱青農的徬徨與優勢

「乳代表奶,禾代表在地農產,食是我會分享變化出來的餐盒與食譜。」空間設計包含一樓商品陳列、夾層內用區及二樓作為廚房和料理教室,她強調,「青農通常都只有很小的通路、很吃力經營,因此一樣要開店,我希望能做更多事,結合認同的小農共同銷售,為社會創造更多服務價值」,乳禾食即是她將發展許多概念的推廣基地。

身為台灣兒童食育協會創始成員之一,去年黃怡菁也與協會拍攝影片介紹羊奶吃法、推出奶蛋菜大集合的疫情蔬菜箱,她說:「明年我們還會策畫酪農餐桌的活動。」導入日本食育機構的成功經驗,在實體場域手把手教學員如何把羊奶融入日常飲食。「我常推薦用羊奶做的是羊奶南瓜濃湯,羊奶起司佐水果丁、吐司抹醬,或熬成奶醬搭配墨西哥捲餅都非常好吃。」

乳禾食農產直販所分享在地酪農和小農食材的美味結合
乳禾食農產直販所分享在地酪農和小農食材的美味結合,圖為香草莢羊奶雞蛋布丁、羊奶鹽可頌、羊奶菇菇蛤蜊濃湯。(圖片提供/黃怡菁)

返鄉至今4年,黃怡菁有感,每個返鄉青農心裡大多有個夢想,最難的是堅持。「我剛回來時也做好心理建設,也許會有幾年很苦、也許真的做不出成績,但至少我努力過、對得起我的家人。不過如果我做起來呢?」問號後蘊藏無限可能,驅使她不斷向前走,中途即使碰上許多事又累又不賺錢,她覺得理念對了、夥伴對了就全心投入。

「青農靈活的地方就是大環境變異時,我們願意吸收更多、做更多,而不是只等著受到影響。消費者可以支持我們的願景,但改變,永遠要從自己開始。」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