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生技大展「農業科技館」線上開展 年底實體展確定缺席

受疫情影響,亞洲生技大展實體展延期至11月登場,但農委會已不參加,想追最新農業技術的民眾,可得把握線上展覽展期。圖為去年農業科技館盛況。(圖片提供/農委會)

原訂7月下旬登場的亞洲生技大展因疫情延至11月登場,線上展覽今(19)日開展,為期10天,農委會線上設置「農業科技館」,以中英文展示農委會各場試所及農業科技研究院與國內大專院校合作的研發成果,呈現最新農業科技運用,由於農委會不參加改期至11月的實體展,因此想獲知最新農業研發成果的民眾,要把握時間上網參觀。

農委會科技處表示,農委會此次參展設置分為4大專區:創新農業智慧生產、循環農業資源再造、安全農業安心友善,以及產業化專區,主打農產品初級加工,農委會前年起,陸續推動農產品初級加工、啟用農產加值打樣,讓農民可以設置簡易加工場域,進行乾燥、粉碎、碾製、焙炒等四大類初級加工,為自產的農產品延長賞味與加值。

12個展項中有8項都是農民可利用的農產品初級加工技術,臺灣特色茶風味品鑑卡、羊乳高達起司、芒果新興乾燥技術、鳳梨的新型態複合乾燥技術、紅龍果粉末化技術、紅豆膨發餅加工技術、文旦新加工技術、樹豆焙炒技術等等,種植這些農作物的農民,可以考慮透過不複雜的加工技術,延長農產品保存時間,減少產量多時可能產生的收益減損。

例如紅龍果粉末化技術,紅龍果天生帶紅色,是很好的天然色素素材,將紅龍果製成乾燥粉末,農民就不必擔心盛產時價格太低,或是果形太小,賣相不好等問題。要把紅豆煮熟已是費工夫,但運用膨發技術搭配射頻乾燥技術或炒焙技術,可突破紅豆不易膨發的特點,研發的膨鬆酥脆的紅豆餅,可常溫保存,相較於其他紅豆加工品,有較長保存期限還能品嚐出紅豆天然的香甜滋味,是健康的加工食品。

農機研發成果展示電動履帶式高空作業車,採電動馬達解決待機時的油臭問題,120公斤的負載下,能舉升2.8公尺的高度,最多能傾斜20度,充飽電後可運作4小時,用於果樹採收、修剪、疏梢、套袋等,都很方便,果農免爬高 省工省力又安全。

循環農業也是線上展的重點之一,格外品甘藷不要廢棄,可以開發為工業發酵碳源,畸薯、裂薯、小薯均可利用,水解甘藷後,作為工業發酵碳源基質,微生物的生長效率優於一般糖質碳源,經微生物轉化開發各種生物經濟產品;利用甘藷碳源基質生產的生質聚合物,可作為生醫材料及組織工程生質材料料源。

亞洲生技大展線上展覽「農業科技館」網頁。(圖片提供/農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