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雞蛋生產指南修正 蛋雞分享雞舍空間增加 不能強迫換羽產蛋

雞天性需要洗沙浴,非籠飼牧場的蛋雞才能洗沙浴。(圖片提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農委會日前修訂並函發「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修訂前後最大的差異,在於降低放牧及平飼的飼養密度、不可強迫換羽、寡產母雞淘汰後不得進入非友善生產系統的雞場繼續飼養,並將豐富化籠飼的條件提升至歐盟標準。

農委會推動經濟動物福利,105年7月實施「福利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雖沒有規定蛋雞必須按照指南飼養,但須符合友善雞蛋生產指南,才能標示友善雞蛋販售,實施5年來,市售友善雞蛋的產品已愈來愈多,畜牧處今年4月底修訂實施「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供有意投入雞蛋友善生產系統的業者參考。

根據修訂後的指南,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分為放牧、平飼及豐富化籠飼,基本原則的重要改變就是逾齡寡產母雞不可誘發或強迫換羽,在一般蛋雞飼養中,強迫換羽可以使蛋雞儘快進入下一個產蛋周期,也能延長產蛋雞的利用時限,但強迫換羽不符合蛋雞的動物福利,因此禁止用於友善生產系統;同時,新增規定雞場應有適當養傷場所,讓受傷、重病的雞隻可以獲得適當的照顧。

以放牧方式飼養蛋雞,也須提供雞舍,雞舍飼養密度由每平方公尺12隻,降為10隻,降低飼養密度,可避免緊迫危害動物福利;棲架設置標準新增與牆面或巢箱的水平距離,至少20公分以上。

新增雞舍應舖設墊料,每隻雞可使用的墊料地面至少250 平方公分以上;雞舍出入口原本只規定高45公分以上,寬1公尺以上,新增規定每千隻雞至少提供總長2公尺寬的出入口;蛋雞戶外活動區要提供遮蔽設備,新增遮蔽設施標準的具體規定,即每100隻雞應有8000平方公分的遮陰或避陰設施。

放牧是指在雞舍室內及戶外,提供雞隻地面自由活動;平飼則是指在雞舍內或戶外,能提供雞隻在床面或地面上的自由活動,雞舍面積、巢箱或產蛋區、棲架設置規定,以及墊料區面積,均比照放牧基準修正。

至於豐富化籠飼,新增籠內高度下限及自由採食及飲水規定,比照歐盟標準,蛋雞即使飼養在籠內,仍可自由活動,並提供雞隻滿足行為所需設施。新增規定包括籠內最低高度至少45公分以上,雞隻可以自由飲水及採食,線性飼料槽提供每隻雞12公分的採食空間,且每隻雞至少可使用2個乳頭飲水器。

國內雞蛋友善生產系統指南維持籠飼一項,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認為即使是豐富籠,也只能算是轉型的過渡期,從動物福利的角度來看,仍無法滿足母雞的自然天性。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則表示,目前歐洲友善蛋雞的飼養主流還是豐富化籠飼;臺灣的雞蛋友善生產系統,採取平飼方式的農戶較多,但若以產量比較,則豐富化籠飼生產的雞蛋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