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提短中長期策略 應對乾旱影響

台北市 / 林仙怡 黃建熒 報導

今年面臨56年來最乾旱的一年,更有學者發出警告,乾旱危機恐怕會持續擴大,已經有部分中南部縣市,出現大規模缺水和農業停灌,農民該如何因應?農委會提出短中長期的乾旱調適策略,除了推動節水灌溉設施,同時實施大區輪作,鼓勵農民改種耐旱的作物。

日月潭裡的九隻青蛙全數亮相,以前久久才露臉一次,現在是想躲也躲不掉,56年來最嚴重的乾旱,讓中南部水庫都喊渴,桃竹苗地區今年第二期農作灌溉區以及嘉南明年第一期的灌溉區,確定會停灌,接下來台中和桃竹苗,明年第一期也面臨停灌的危機,全台農作物乾旱面積,已經達到7千多公頃。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農民配合我們這樣的一個調整,那這個調整包括他如果種乾旱作物,我們還有後面的產銷調節,他每一年的利潤,也就是所謂的農家賺款,比他每一期都種水稻還高。」

最需要水的高敏感作物,包括梨子、茶葉、短期葉菜竹筍、梅子、枇杷、菊花、草莓、西瓜、百合還有其他共計11項,一旦乾旱持續到明年,恐怕都要面臨作物短缺和價格波動,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今年是反聖嬰年,所以也會影響到明年春天的時候,降雨量如果不來,那我們茶葉的影響,預估就會有4千8百多公頃,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影響,這樣的一個成果。」

農委會提出短中長期的乾旱因應策略,先輔導農民適當的節水,中期也要加強蓄水設施,精準灌溉,長期要提升農業耐旱的韌性,研發耐旱品種擴大農保,因為從氣候變遷來看,乾旱恐怕不會是短期的危機,而是長期的威脅。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乾旱逼猴群下山 入侵果園啃橘子解渴
乾旱逼猴群下山 入侵果園啃橘子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