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見回饋

最新的研究發現迷你豬在野豬族群擴張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019/09/23 @國際

摘要

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研究團隊運用分子證據推論出野豬在120萬年前向外拓殖的過程,野豬祖先可能與原當地優勢類豬物種競爭後,因雜交後獲得當地優勢的性狀,並藉此發生適應性演化。若能釐清迷你豬與野豬的全基因組數據,可應用於家豬品系選拔及育種方面的基礎研究。

示意圖

最新的研究發現迷你豬在野豬族群擴張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最新的研究發現,小型迷你豬(pygmy hog,又譯侏儒豬或姬豬,學名:Porcula salvania)可望成為釐清野豬(wild boar, Sus scrofa)種化謎團的關鍵拼圖。荷蘭瓦格寧根大學(Wageningen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透過分子遺傳所提供的證據顯示,野豬的祖先自東南亞向印尼、歐洲大陸、北非地區等地擴張的過程中,與其他物種的野豬發生多次雜交(inbred)事件,這樣的現象和現代智人(human, Homo sapiens)的祖先曾與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s)發生的雜交事件類似。物種在演化與種化的過程中發生許多有趣的演化事件,部分物種如人類與野豬一樣,物種遍布整個大陸,然而有些物種僅分布在極小範圍的地理區,這樣的分布差異至今仍是演化生物學所探討的重要問題之一,釐清野豬演化與生物地理分布的關係,或許將有助於了解物種的演化史。

  研究團隊利用分子證據推論約在120萬年前,野豬的祖先開始向東南亞、歐亞大陸及北非地區拓殖,在與當地優勢類豬(pig-like)物種競爭後,野豬的祖先逐漸取代當地類豬物種,並成為在地優勢物種,這樣拓殖擴張的結果導致野豬的祖先逐漸取代大多數的類豬物種。而演化至今,類豬物種唯一的後代就是僅存於歐亞大陸的迷你豬。

  迷你豬現在被認定為極危物種之一,侷限分布在印度東北邊喜馬拉雅山腳下一帶。雖然印度有關當局已提出迷你豬保育計畫(Pygmy Hog Conservation Programme),希望能藉此拯救僅存的野生族群。由於迷你豬被是野豬擴張過程中少數僅存的物種與其現今的保育地位,也突顯迷你豬在野豬祖先擴張過程中的重要性,而釐清野豬祖先在演化過程中是否與迷你豬的祖先發生雜交事件,將有助於了解迷你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研究團隊首先檢測採集到的6頭迷你豬的樣本,並進行全基因組定序。在獲得全基因組資訊後,研究團隊便將這些已知序列與來自歐亞地區、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非洲地區的野豬族群的序列進行比較。研究團隊根據分析結果推論,野豬祖先在歐亞大陸擴張的過程中,至少經歷3次種間雜交事件,雜交對象分別為迷你豬、印尼群島及現今已絕種的某種豬。【延伸閱讀】緬甸乳牛繁養殖計劃

  此外研究團隊也發現,野豬祖先在拓殖的過程中,並非全然取代原本當地的優勢類豬物種。透過分子證據顯示,現有的野豬基因組含有當初祖先時期與當地類豬物種發生基因交流的證據。研究團隊也因此推論,野豬祖先可能在雜交後獲得當地優勢的性狀,並藉此發生適應性演化。上述因雜交而獲得優勢性狀的例子也同樣發生在人類遷徙的過程中,數據也顯示智人也曾經與當今已滅絕的尼安德塔人、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等類人生物發生種間雜交事件,這樣的結果或許也暗示種間雜交似乎在演化的過程中,扮演強大的驅動力。

  除此之外,藉由迷你豬與野豬的全基因組數據,人們可望將其應用在與畜產家豬相關的研究,做為家豬品系選拔及育種方面的基礎研究。

資料來源

關鍵字

文章摘譯

資料讀取中

推薦文章

資料讀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