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育海馬.抑制海星 恢復大海生態平衡

氣候異常,地球難以承受之痛。明天4/22就是世界地球日,今年主題是「投資我們的星球」,帶您從海洋來了解,珊瑚與海馬、與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海洋生物學家 瓦卡尼:「發現一隻懷孕的雄性海馬,又大又漂亮,身體也很健康。」

海馬憑藉身上的保護色和硬化成皮狀的皮膚,躲過掠食者。在弱肉強食的大自然中,搏得一席之地,但仍舊逃不過人類的魔掌。海馬遍布100多個國家,接近7成進行海馬貿易。在2000年,亞洲交易量就高達70噸。全球最大活海馬出口國是巴西、菲律賓和印尼,美國和西歐則是最大的進口國。

生物學家 默勒爾:「海馬交易沒有具體的法律規定,所以大家都隨意捕捉。」

人類成了海馬最大的天敵,除了供水族館飼養,人們也拿海馬入藥,濫捕濫抓。2014年動保意識抬頭,禁止民眾隨意捕抓海馬。

生物學家 默勒爾:「很明顯看到新法律實施後,海馬野生族群數量大幅上升。」

守護海馬,漁民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研究人員 格拉西奧:「我們有列出詳細的步驟,教漁民如何將海馬從漁網取下。」

漁民 雷布薩斯:「發現海馬受傷時就帶到實驗室治療,康復後再把牠們送回大海。」

雄性海馬一次可以生下700多隻海馬寶寶,但存活率只有1%。海馬對陽光、溫度和飼料要求很高,目前為止,科學家還在研究人工海馬養殖。

生物學家 默勒爾:「這裡就是孵化袋,懷孕的時候這裡會很鼓起來。」

鏡頭來到澳洲。原來海中閃耀的星星,竟然是海洋災難?海星也被稱為海底蝗蟲,也是世界百大入侵種之一。氾濫成災的海星是多棘海盤車,牠們隨著船隻被帶到世界各地。潛水員號召民間力量,過去一年已經清除超過10萬隻海星。

海星適應力很強,不挑食,食量大,而且有過度捕食的習慣,不止吃光貝類,打擊當地經濟,牠還是珊瑚殺手,嚴重破壞生態平衡。

潛水員 馬赫:「我們主要是要減少海星的數量,才能在這區域保護面臨滅絕的物種。」

海星數量激增,威脅生態,科學家把矛頭指向人類活動,包括海洋垃圾導致海域水質下降,和大量農業化肥進入海域等問題。

活動發起人 文森特:「我認為經過幾年的努力,一定會看到海星的數量減少。」

每種生物都有各自的天敵和食物來源,唯有減少人為干預,自然界才能維持穩定的狀態。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6-11兒童打半劑莫德納 最快5月初實施
送藥送餐到門口 集合住宅把關代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