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毒海洋生物主題館概說 臺灣四面環海,生物多樣性豐富,繽紛的海洋中,卻也潛藏了許多的危機。各式的海洋生物,常以各類色彩、花紋或斑點等型態在警告獵食者─我有毒,具有危險性!然而臺灣無論的在觀光休閒或各種經濟價值上,海洋生物資源都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因此,各類有毒海洋生物的認識、如何避免及預防其毒害,以及海洋生物毒素的開發利用等,皆有其重要性。 熱門關鍵字: #魚#水#中毒#花#芋#綠島#蟲#狗#毒性#料理 有毒海洋生物簡介 刺毒害 刺毒害 刺毒害是常見的海洋生物毒害,包括芋螺、喇叭毒棘海膽、獅子魚、魟魚、鰻鯰、石狗公、棘冠海星、臭肚魚、海蛇、藍環章魚等之毒棘、毒刺或毒牙,甚至魚類之魚鰭或尾部的棘刺含有毒腺,都具有強烈的毒性(如蛋白毒素、河魨毒素等),當被他們的毒棘刺傷時,毒液便可能進入人體,引起腫痛,嚴重者會呼吸困難、痙攣,甚至導致更嚴重的傷害。 有毒海洋生物 河魨 河魨 河魨一般泛指魨形目中二齒魨科、三齒魨科、四齒魨科以及箱魨科所屬的魚類,普遍分布在世界各地北緯45度至南緯45度之間的海水、淡水等水域,體型渾圓,靠胸鰭推進。其體型可靈活旋轉,但速度卻不快,是容易獵取的目標。因此,河魨演化出了一種自衛機制,受到威脅時,能夠快速地將水或空氣吸入極具彈性的胃中,在短時間內將身體膨脹成數倍大小,以嚇阻掠食者。棘魨科的刺河魨身上甚至帶有刺,膨脹時全身的刺便會豎起,令掠食者難... 海洋生物毒素 芋螺毒素 芋螺毒素 芋螺為肉食性(食螺、食蟲及食魚)的熱帶貝類,牠們為夜行性的軟體動物,故多於夜間捕食。芋螺主要是利用「齒舌」作為攻擊獵物的武器,而其齒舌為具有棘刺之毒害,在刺傷獵物的同時,將其自身特有的毒液注入其中,進行捕食和防禦。因芋螺種類繁多,具有美麗的外表,因此曾發生為撿拾芋螺其美麗的外殼,而被其毒刺刺傷或死亡的案例。 依芋螺種類的不同,有數十至數百種不等之芋螺胜肽混雜於毒液裡面,一般統稱為芋螺毒素 (co... 中毒後的處置方式 河魨毒中毒 麻痺性貝毒中毒 熱帶性海魚毒中毒 水母刺毒中毒 更多 有毒的海洋生物寫 菟葵與芋螺 菟葵與芋螺 臭肚魚與獅子魚 臭肚魚與獅子魚 剝皮魚 剝皮魚 海兔 海兔 鯙鰻 鯙鰻 魔鬼海膽 魔鬼海膽 更多 網站單元 有毒海洋生物主題館導覽 有毒海洋生物簡介 毒性的產生 毒害的分類方式 常見的海洋生物毒素 有毒海洋生物 河魨 蝦虎魚 蟹類 藍環章魚 螺貝類 海星 鯙鰻類 笛鯛類 石斑類 臭肚魚 鸚哥魚 金梭魚 水母 海綿 海膽 珊瑚 中毒後之症狀、處置方式與預防 河魨毒中毒 麻痺性貝毒中毒 熱帶性海魚毒中毒 水母刺毒中毒 有毒海洋生物之開發利用 河魨毒 芋螺毒素 海兔毒素 海綿毒素 海葵毒素 海膽 珊瑚 水母 有毒的海洋生物寫真 有毒的海洋生物寫真 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