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區農業專訊第96期-國內草莓種苗生產近況與健康種苗推動進展
臺灣草莓栽培面積約為527 公頃(109 年
統計年報),每年皆更新種苗以生產果實,種
苗產值逾2 億元,年需求量達2,750 萬株。
草莓種苗大多由農友於露天環境下自行育
成,育苗期間主要在夏季,以走蔓方式進行
無性繁殖;然而草莓屬溫帶作物性喜冷涼,
隨著氣候變遷,夏季高溫驟雨頻仍,育苗難
度與日俱增。近幾年育苗過程中,種苗因病
害發生的折損率,平均約在30% 左右,嚴重
者可能超過50%,進而造成後續定植期供苗短
缺問題。
草莓種苗生產主要仍為露天苗場,然其
繁殖成效受限於天氣型態,若面臨高溫驟雨,
容易引發真菌性病害迅速傳播,若病原直接
感染植株冠部往往無法挽救,造成嚴重損失。
為提升種苗存活率,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以
下簡稱本場) 針對露天苗場病害災損之控管
關鍵點進行輔導,自104 年開始於苗栗縣大
湖鄉、獅潭鄉及南投縣等育苗場區,導入露
天苗場栽培管理技術,並監測苗期重要病害,
搭配抽樣檢測,有效降低病害平均發生率至
10% 以下,少數農友配合度高之場域可低於
1%。105 年擴大試驗成果,擴大監測輔導範圍
至250 萬株種苗,並強化病害檢測技術,藉
由選擇性培養基及發展分子檢測技術,提高
病害檢測效率。
為方便農友就近進行植株病害診斷及土
壤送樣檢測,106 年本場擇定於部分轄區村辦
公室設置專家到村巡迴診斷輔導點,除既有
種苗病害檢、監測外,另開辦草莓繁殖母株
健檢服務,依檢測結果輔導農友保留、移除
或隔離管理種苗。107 年專家到村巡迴診斷
服務進一步與檢、監測露天苗場輔導點結合,
使農友在諮詢與送驗之時,能有實際觀摩育
苗場域進而提升技術。自107 年開始,產區
育苗期間較無大規模病害折損發生,定植期
供苗情況逐漸穩定。
108 年後本場持續巡迴輔導露天苗場,並
提供種苗繁殖母株潛伏病害健檢及新興病害
鑑定服務,協助不同型態之育苗場建立其潔
淨種原系統,生產健康種苗。部分農友除進
一步提升栽培管理技術外,更投入組織培養
苗作為育苗母株( 圖一),110 年7 至9 月間
調查病害發生情形,罹病率低於0.1% 相較於
往年平均值顯著降低,結果顯示健康母株搭
配澈底清園及適時防治可有效提升種苗存活
率。
傳統育苗轉型及設施栽培體系之形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其他果樹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園藝種苗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推廣教育
相關檔案下載
- 農業有益昆蟲產業資訊服務體系之開發111/05/17
- 苗栗場農情月刊第270期-食農教育講座開跑 桑椹多元利用111/05/17
- 苗栗場農情月刊第270期-創意餐盒好食研習111/05/17
- 草苺育苗期接種叢枝菌根菌對產量及品質之影響111/05/13
- 苗栗區農業專訊第97期-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111/03/30
- 苗栗區農業專訊第97期-無人飛行載具應用於精準施肥技術111/03/30
- 苗栗區農業專訊第97期-芋頭有害生物綜合管理防治技術111/03/30
- 苗栗區農業專訊第97期-柑橘黑點病的健康管理技術111/03/30
- 苗栗區農業專訊第97期-國外應用紫外線 (UV-C) 於草莓病蟲害防治之介紹111/03/30
- 苗栗區農業專訊第97期-攜帶式酸鹼度與電導度計於土壤健康之評估11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