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統計
知識問題數:12944
會員總數:103530
平均討論數:3.5
專家補充數:7463
農業知識家
《石斑魚主題館》石斑魚的外部構造
發問者:李*翰
發問日期:2014年11月30日
8 人評價
身體黑咖的,斑點藍色的,是什麼魚?
本篇討論
3 則

高手級會員
傻豆B 發表於 2015/03/20
看「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chi/importpic.php?id=ZB43)
比較接近好像是瑩點石斑魚(學名:Epinephelus caeruleopunctatus)
中文俗名:白點石斑、石斑、過魚、藍點石斑魚
身體略為延長側扁,體側及各鰭暗黑色而具有大小略同之白點,隨著體型成長,體漸呈灰褐色,白點會漸漸擴大而模糊,形成大小不一的灰白色斑點,背鰭、尾鰭和臀鰭有一非常窄的白色邊。
比較接近好像是瑩點石斑魚(學名:Epinephelus caeruleopunctatus)
中文俗名:白點石斑、石斑、過魚、藍點石斑魚
身體略為延長側扁,體側及各鰭暗黑色而具有大小略同之白點,隨著體型成長,體漸呈灰褐色,白點會漸漸擴大而模糊,形成大小不一的灰白色斑點,背鰭、尾鰭和臀鰭有一非常窄的白色邊。
(2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演唱會 發表於 2014/12/16
點帶石斑魚
點帶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石斑魚屬的魚類。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從紅海至斐濟,北從琉球群島,南迄阿拉弗拉海海域,棲息深度可達100公尺,體長可達120公分,生活在水質混濁的礁石區海域、半鹹水域,屬肉食性,以甲殼類、魚類為食,可做為食用魚及養殖魚。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恆河口。
點帶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石斑魚屬的魚類。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從紅海至斐濟,北從琉球群島,南迄阿拉弗拉海海域,棲息深度可達100公尺,體長可達120公分,生活在水質混濁的礁石區海域、半鹹水域,屬肉食性,以甲殼類、魚類為食,可做為食用魚及養殖魚。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恆河口。
(2 人評價)
我的評分:

達人級會員
甜八寶 發表於 2014/12/01
中文名:藍點石斑魚
學名:Epinephelus coeruleopunctatus
台灣俗名:白點石斑、石斑、過魚、白目仔、觀音鱠
大陸名:瑩點石斑魚
描述:型態特徵: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9-3.4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平坦。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3-5列。鰓耙數8-10+13-17,隨著成長而逐漸退化。前鰓蓋骨後緣微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不甚明顯之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1-61;縱列鱗數86-109。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5-17;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體側及各鰭暗黑色而具有大小略同之白點,隨著體型成長,體漸呈灰褐色,白點會漸漸擴大而模糊,形成大小不一的灰白色斑點;背鰭、尾鰭和臀鰭有一非常窄的白色邊。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00/3a/94.html
學名:Epinephelus coeruleopunctatus
台灣俗名:白點石斑、石斑、過魚、白目仔、觀音鱠
大陸名:瑩點石斑魚
描述:型態特徵: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9-3.4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平坦。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3-5列。鰓耙數8-10+13-17,隨著成長而逐漸退化。前鰓蓋骨後緣微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不甚明顯之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1-61;縱列鱗數86-109。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5-17;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體側及各鰭暗黑色而具有大小略同之白點,隨著體型成長,體漸呈灰褐色,白點會漸漸擴大而模糊,形成大小不一的灰白色斑點;背鰭、尾鰭和臀鰭有一非常窄的白色邊。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00/3a/94.html
(4 人評價)
我的評分:
下一篇
請問類地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