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生草本,株高20-60公分;莖直立,多分枝,疏被或密被貼伏狀 短柔毛和少量腺毛;單葉,對生,卵或闊卵形,長3-6公分,寬1.5- 4.5公分,先端銳尖,基部楔形,細鋸齒緣,柄長0.5-1公分;頭狀花 序,單一或呈繖形狀排列,頂生或腋生;總苞片綠色;舌狀花白色或 略帶紅色,4-5枚,先端3齒裂;管狀多數,花冠黃色,下方密被白色 短柔毛;瘦果熟時黑褐色,4稜,倒錐形體,被白色冠毛。 小米菊與粗毛小米菊兩者同為菊科小米菊屬植物,極為相似,不易分辨,一般說來,小米菊之邊花(舌狀花)長度不足心花(管狀花)的1/2,粗毛小米菊則邊花長度與心花大小相若(大於1/2)。小米菊的總苞片光滑,粗毛小米菊的總苞片則被有腺毛。(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su-0342/article?mid=16280&prev=16297&next=16260&l=f&fid=168)
栽培方式
粗毛小米菊喜歡涼爽潮濕、陽光充足的環境。 栽培時應給於足夠陽光並保持足夠水分,可預拌有機肥於介質中,並於花期追加磷、鉀肥,促進開花。
本種產於全島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另外馬祖、澎湖、蘭嶼和綠島也有記錄。成蟲喜歡於常綠闊葉林和海岸林的 環境活動,飛行緩慢優雅,成蟲除了訪花吸蜜外,也喜歡吸植物的汁液。本種部份個體,在冬天會出現在臺灣南部 及東南部的山谷作集體越冬的現象,但數量上比同屬的小紋青斑蝶少很多。在臺灣與本種近似的是小紋青斑蝶,但 其腹面底色較深,淺色條紋較細,而本種腹面底色較淺,淺色條紋較粗,兩者區分容易,在辨識上並不難。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成蟲全年可見。寡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只有夾竹桃科的華他卡藤和夜香花,雌蝶將卵 單產於寄主葉背,卵呈牙白色砲彈形,表面有淺凹陷和縱稜,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幼蟲身上有兩對肉質長突起, 終齡幼蟲於寄主或附近植物上化蛹,蛹為懸蛹,蛹體粗短,外觀為淡綠色具銀色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