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高10~15公尺,主幹直立,分枝旺盛。革質橢圓形或卵圓形葉對生,葉長8~15公分、葉寬4~6公分,葉片光滑有明顯三出脈。聚繖花序自枝端伸出,花黃色,花瓣6枚,花徑約0.5公分。黑色核果橢圓形,長1.4公分、寬1公分,有發達的綠色果托。開花期春季,結果期夏季。
栽培方式
適合半日照或全日照溫暖環境,半日下葉色深綠瑩亮、全日照下葉色略黃。使用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盆栽者可觀察土乾燥或葉片失去光亮時澆水,地植者適合種植於土壤深厚且較溼潤的環境,過於乾燥的地點容易生長不良。肥料每季施用一次長效性綜合肥料。天然樹形端正,除樹冠內的細弱枝、交叉枝等不良枝外,一般不需要修剪。
本種為特有亞種,產於全島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另外彭佳嶼、基隆嶼、龜山島、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馬祖和金門也有分佈。成蟲喜歡於常綠闊葉林、海岸林、農田和菜園等處活動,飛行快速敏捷,雄蝶常在寄主附近作領域占有,成蟲除了訪花吸蜜外,也喜歡吸食動物的排遺、腐果和樹液等。早期都市中常有荒地或菜園,所以處處可見,現在就要郊區才容易看到,在臺灣沒有近似種類,在辨識上非常容易區別。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成蟲全年可見。廣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旋花科、錦葵科、菊和莧科等,雌蝶將卵單產或聚產於寄主葉片或附近植物、土石或落葉上,卵呈黃色球形,具十條左右凸起縱稜,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幼蟲身上布滿棘刺,終齡幼蟲於寄主附近固定物上化蛹,蛹為懸蛹,外觀是黃褐色,腹部具尖銳棘刺。
害蟲學名:Ceroplastes floridensis
害蟲目別:半翅目
害蟲科別:軟介殼蟲科
危害作物資訊
作物名稱:西印度櫻桃
作物學名:Malpighia glabra
作物科別:黃褥花科
體呈圓筒狀或棒狀,口裂明顯,下顎稍為突出,具鼻管;幼魚階段具外鰓,個體體側具窗格狀或棋盤狀之深淺不一橫帶;背鰭硬棘數為12-15,臀鰭軟條數12-14
分布區域
非洲幾內亞、尼日與奈及利亞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