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的花瓣可分為單瓣與重瓣。單瓣茉莉體型較小,花冠管較長,花蕾尖長,所以又稱尖頭茉莉,香氣最持久。雙瓣茉莉是大面積栽培的主要品種,花蕾較圓,也稱平頭茉莉。花朵比單瓣茉莉大一點。重瓣茉莉花蕾緊結,較圓而短小,花瓣數多,開花時相當碩大,故又稱虎頭茉莉,但香氣較不明顯。一般盆栽或花圃看到的"土茉莉"屬於單瓣或雙瓣品種,而重瓣茉莉是近年來的新興花卉,花瓣層層疊起由如一朵小山茶花,花苞比土茉莉壯碩許多像個虎頭,故花市稱之為虎頭茉莉,以顯示其特殊之處。
栽培方式
虎頭茉莉的枝條有較明顯的突起,花蕾很緊結,較圓而短小,花苞像個小球,由於虎頭茉莉花開放時間長,香氣較單瓣茉莉淡,花朵數較少,產量較低,花朵壽命尾聲會轉為粉紅色。虎頭茉莉耐旱性強,在山坡旱地都可生長,如果用優良的單瓣茉莉或雙瓣茉莉品種和虎頭茉莉進行雜交選育或嫁接,有可能獲得更加好的品種。性喜高溫,通常在20℃左右開始萌芽,溫度35℃以上,植株處於半休眠狀態,開花少,開花不均勻,溫度15℃以下生長緩慢,長時間在5℃以下,葉片變黃掉落,枝條凍死。
本種為特有亞種,主要產於本島中、南部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但常因長距離移動而出現在北部和高山地區。成 蟲喜歡於常綠闊葉林、海岸林和熱帶季雨林等處活動,成蝶飛行緩慢,會訪花吸蜜,雄蝶常成列飛行、追逐,會群 聚於濕地吸水。在臺灣沒有類似的種類,辨識上非常容易。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成蟲全年可見。寡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僅有大戟科的鐵色和臺灣假黃楊,雌蝶將卵聚 產於寄主植物的新芽和嫩葉上,卵呈淡黃色梭狀,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終齡幼蟲綠色體表密佈藍黑色小瘤突,於 寄主附近植物或物體上化蛹,蛹為縊蛹,蛹外觀為淺綠色或淡褐色,上具黑色小斑點。
體呈紡錘狀但略顯側扁,吻端圓鈍不具明顯之上下頷;眼睛比例小,個體多以特殊脈衝之電流進行定位、定向與溝通;體色多為銀白、蒼灰至灰綠。背鰭與臀鰭皆不具硬棘,軟條數分別為14-19及25-31
分布區域
甘比亞、剛果、塞內加爾國境內之淡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