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花的花型是玄參科植物的-大特徵,花瓣分上、下兩枚,可膨脹呈囊狀,上唇瓣小而直立,下唇瓣則呈帶狀或拖鞋狀,構造非常特殊,所以也有個可愛的英文名稱"Lady\'s Pocketbook"。荷包花的屬名Calceolaria,由拉丁語的calceolus演變而來,為「可愛拖鞋」的意思,其囊狀構造與拖鞋蘭的造型頗為相似。而荷包花在台灣多在過年節間上市,屬於"吉祥花卉",由於花型像是好多個裝滿金銀財寶的袋子一樣,給人財源滾滾的好兆頭。
栽培方式
荷包花的花朵造型為「囊包型」,注意不能淋雨,澆水也要小心,否則積水會造成花朵腐爛。荷包花的園藝品種,大多依花徑的大小來分類,有巨大輪種,花徑長達5公分以上,中輪種,花徑4公分,小輪種具多花性,花徑約3公分左右,還有極小輪品種,花徑僅2公分,多用作草花及盆花使用。荷包花在台灣適合涼季氣候,適溫為15-25℃,太熱生長不易,多在過年節間上市,佈置時要放在有散射光的窗邊,才能延長花期。
本種為特有亞種,產於全島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另外龜山島、蘭嶼、澎湖、馬祖和金門也有分佈。成蟲喜歡於常綠闊葉林、都市綠地和荒地等處活動,飛行活潑敏捷,雄蝶有明顯領域行為,成蟲除了訪花吸蜜外,也喜歡吸食腐果和樹液等。本種季節型非常明顯,低溫期個體翅形輪廓凹凸程度較高溫期明顯,腹面顏色也較高溫期深,在臺灣近似種類為突尾鉤蛺蝶,該種後翅尾突是指狀,本種突起尖銳,在辨識上不難區別。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成蟲全年可見。單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僅有大麻科的葎草,雌蝶將卵單產於寄主莖或葉片上,卵呈綠色球形,具十條左右凸起縱稜,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幼蟲身上布滿棘刺,會作蟲巢,終齡幼蟲化蛹於蟲巢內,蛹為懸蛹,外觀是淡褐色,上有綠褐色斑紋和細條紋,腹部具數列尖銳棘刺。
雌雄鳥同型,體色大致為灰褐色,背面自頭頂、背、腰、尾上覆羽都是灰褐色,尾上覆羽顏色稍淡。尾羽暗褐色,短而近方形,不開叉,僅中間略向內凹。眼周顏色較深,近黑色。初級飛羽暗褐色,羽緣偏黑,狀似鱗紋。腹面自喉、胸為灰白色至下胸及腹部逐漸轉淡,下腹、尾下覆羽為純白色,前胸略帶褐色。喙黑色,跗蹠及趾黑褐色。亞成鳥似成鳥,唯上背羽緣稍帶淺棕色,尤其是尾上覆羽。
棲地與習性
常成群低空飛翔於水域附近飛捕昆蟲,如河面、溪邊、草地及沼澤上空,或停棲於電線上及河堤上,飛行路徑橫衝直撞,看似混亂匆忙。於黃昏的天空盤飛得比其它燕種更晚停棲,於春末的4、5月間,黃昏近天黑前,埔里地區常見數以千計的大群盤旋於高空,至天色全黑才落入高大的甘蔗田夜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