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大喬木,樹高可達 15 公尺,胸徑可長至20-45公分; 莖:樹皮灰褐色,有不規則的深縱裂紋,老樹的栓皮層有剝落的現象; 葉:單葉,互生,卵菱形,長3-8公分,寬4-9公分,先端銳尖,基部楔形,葉 柄基部有蜜腺,柄長3-6公分; 花:夏季開花,花多數,甚小,綠色或黃綠色;雌雄同株,總狀花序(又有稱柔 荑花序),頂生;花序頂部是雄花,基部是雌花,花序長 5-9 公分; 果實:每年夏末秋季結果,蒴果幼時青綠、成熟時黑色,近球形,具3溝,內藏 種子3粒; 種子:種子圓形、白色,表面被蠟質假種皮。
栽培方式
烏臼生長在海拔700公尺以下的溫暖地,對栽培土壤要求不高,可長在排水不良的低窪地或是間斷性水淹的河岸兩旁。性喜充足日照和濕潤氣候的烏桕,適應力頗強,於略帶酸性或鹼性的地質皆能夠生長。 烏桕之果實含有充足的氮、磷、鉀等元素,對改良土壤、促進植物生長益多,是天然無害的農用有機肥料,故於叢植時有助於原本植株生育良好。 烏桕樹齡可達百年,且不易招致病蟲害,為優質樹種。1-15年的幼年期間生長較快,樹徑每年可增長1公分以上,之後漸趨緩但樹冠遮輻卻仍會繼續大。
本種產於全島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另外龜山島和綠島也有分佈。成蟲喜歡於有竹類植物和蘆竹生長的環境如林緣、山區路邊、竹林內、溪流邊和崩塌地等處的草叢活動,飛行活潑敏捷,停棲時前翅成V字型後翅平攤或下壓。會訪花吸蜜吸水也喜歡吸食動物的排遺,尤其是鳥類的。在臺灣類似的種類為同屬的變紋黯弄蝶,本種後翅腹面完全無任何斑紋兩者區分並不難。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成蟲全年可見。寡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禾本科的玉山箭竹、佛竹、唐竹和臺灣蘆竹等,雌蝶將卵單產於寄主葉片上,卵為半球形,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幼蟲於寄主葉片製作筒狀蟲巢。終齡幼蟲化蛹離開蟲巢至葉背化蛹,蛹為縊蛹,會分泌粉狀蠟質代謝物,佈滿於葉背防止水份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