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披衣技術發展與應用
108/12/13
豐年社
挺進雲之故鄉 提升武界部落有機蔬菜栽培能力
108/12/05
豐年社
封存鮮味的真空包裝綠竹筍
108/12/02
豐年社
紅龍果界的超新星 台農1 號小甜甜
108/11/12
豐年社
紅龍果產季調節 高節能LED 透明燈泡應用
108/11/07
農委會
締造銷售奇蹟的幕後功臣 從外銷看採後處理
108/10/31
豐年社
利用AI影像辨識勘查雞隻生長狀況
108/12/10
農業科技決策支援資訊平台
開發以農業副產物做為路面防凍劑的關鍵成分與技術
108/12/09
農業科技決策支援資訊平台
歐盟多年用藥禁令對野生蜜蜂族群的影響及相關成效
108/12/06
農業科技決策支援資訊平台
研究指出動物園及動物主題動畫可喚起民眾對動物保育之意識
108/12/05
農業科技決策支援資訊平台
美國川普總統將簽署一項宣布與日本達成兩項美日貿易協議的聲明
108/12/05
台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利用再生能源,打造離網發電的自動化溫室
108/12/04
農業科技決策支援資訊平台
農情好禮「秀」食尚 2020農業百大精品1219熱鬧登場
108/12/13
農委會
經營轉型升級 扎根女力同行
108/12/13
農糧署
海水也能玩魚菜共生-多溫層海水養殖系統開發
108/12/13
水產試驗所
漁業署徵求適合漁撈作業時穿著之救生衣,維護漁民安全
108/12/13
漁業署
農委會主動擴大灌溉服務 八卦山旱灌計畫延宕20餘年終有解方
108/12/12
農委會
阿里山林鐵元旦祝山線車票自今(10)日起開始預訂
108/12/12
林務局
農委會召募民眾參加狗狗相片蒐集活動
108/11/19
農委會
108年中秋月圓「打皂幸福」森林皂活動
108/09/11
林務局
731世界巡護員日─「守護山林~小小巡護員 出任務!」活動 歡迎大朋友小朋友攜手來體驗
108/07/29
林務局
中年轉業從農 用企業理念經營養豬事業-春發成牧場 李榮春
108/12/09
豐年社
揮別風災,彩虹藜重建部落產業
108/12/02
豐年社
借力使力 創造產銷一條龍 |超秦企業
108/11/18
豐年社
另類契作 原住民的共同產銷平臺|部落e 購
108/11/11
豐年社
善用契作策略 保障農民專心生產/雲林縣斗南鎮農會
108/11/04
豐年社
量力而為+風險管理 更有保障 農民端的契作法則
108/10/28
豐年社
這家豬肉不一樣 黑豬王自產自銷 賣肉還配冷氣房
108/12/12
豐年社
確實記帳 掌握農業經營中的生產成本
108/12/09
豐年社
以植物之名起行─公平貿易的探索與實踐
108/12/04
豐年社
外銷契作方式及輔導成果 以毛豆產業為例
108/11/28
豐年社
走跳四股社區 一起回嘉賞鳥趣!
108/11/27
豐年社
羅馬甘菊
全株有毛與強烈香味。株高15~30公分,通常自基部分株,幼株叢生狀,開花時才會長出直立的莖,莖上較少分枝。互生橢圓形葉片,二至三回羽狀裂葉,裂片針狀。葉長2~6公分,寬2~4公分。頭狀花序自莖端開出,花序直徑大約2公分。外圍白色舌狀花是雌花,中間黃色管狀花是兩性花。開花期夏季。
栽培方式
適合全日照環境栽培,喜歡冷涼、乾燥,植株具有耐旱性。忌高溫潮濕,台灣夏季栽培可移至避免淋雨且通風的位置,並且修剪過密枝葉以協助越夏。澆水可待介質乾才澆,過於頻繁的澆水是生長不良主因。肥料秋至春季每季施用一次綜合長效肥。
薑弄蝶
本種產於全島平地到低海拔山區,另外基隆嶼、龜山島、綠島、蘭嶼和馬祖也有分佈。成蟲喜歡於林緣、溪流邊、河濱、市區公園和海岸等光線充足濕的明亮環境活動,飛行活潑快速,停棲時前翅成V字型後翅平攤或下壓。除訪花吸蜜吸水外,也喜歡吸食動物的排遺,尤其是鳥類的。本種前後翅腹面和背面的斑紋非常特別,在臺灣沒有類似的種類,在辨識上非常容易。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成蟲全年可見。寡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薑科的月桃、臺灣月桃、薑黃和野薑花等,雌蝶尋找長於較明亮處之寄主,將卵單產於寄主葉片或植株的莖上,卵呈暗紅褐色覆碗狀,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小幼蟲於寄主表面將葉片反摺成蟲巢,大幼蟲將葉片對摺成蟲巢。終齡幼蟲會至葉背化蛹,蛹為縊蛹,會分泌粉狀蠟質代謝物,佈滿於葉背,防止水份入侵。
無線棕鱸
分佈於印度境內的小型南鱸,全身具鮮艷之殷紅色澤,成熟雄性尚在體側具金屬光澤之藍綠色橫帶;背鰭硬棘數12 - 14,軟條數6-8;臀鰭軟條數6-7;背鰭末端上緣呈圓形。
分布區域
分布於亞洲印度、孟加拉、不丹、尼泊爾恆河及中國伊洛瓦底江等水系
農業大數據與關鍵字文字雲
農產品生產價值
十二月
當令農產
十二月
當令農產
小米
小米(Setaria italica (L.) Beauv.,英名millet)為禾本科(Poaceae)之一年生作物,又名「栗」,為本省原住民光復前及光復初期之主要糧食,用於炊飯、煮粥、製飴、及釀酒等,風味特殊。小米雖屬於雜糧作物,但是種類較多,包括粳性小米、糯性小米、黃小米、白小米、綠小米、黑小米及香小米等。小米因米粒較稻小,容易烹煮,又具有特殊的風味且有耐貯藏的特性。
產期
5月,6月,7月,8月,12月
產地
屏東縣,台東縣
產期
11,12月,1月,2月,3月
產地
台南市:永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