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日出:06:26 日落:17:04
民國108年12月7日
農曆己亥年11月12日
大雪
在台灣,「大雪」和「小雪」的節...
, 您好。
您好南瓜的病害通常有病毒病、白粉病等;蟲害以潛葉蠅、薊馬、銀葉粉蝨、果實蠅及一般害蟲為主;因所提題目較廣泛,防治方法可以參考植物保護手冊所記載(http://www.tactri.gov.tw/htdocs/ppmtable/)。
這邊有一資料供你參考:東昇:屬西洋南瓜,早生,容易結果,耐白粉病力強,喜冷涼氣候,不耐熱。果實通常厚扁球型,重約1.2~2公斤,果皮金紅色鮮艷奪目,但日照不足時容易發生綠斑。肉厚,橙色艷麗,肉質粉質香甜,風味優美。一株可結2~3果,果實開花後約50~60天左右可採收,愈晚採收,肉質愈粉質而甜。貯藏力強,且風味不易變壞。栽培要點(一)氣候適應性:西洋南瓜性喜涼爽至溫暖的氣候,生育適溫在15~25℃之間,如平均氣溫超過28℃以上時,易罹患病毒病,葉片黃化、生育差,病毒嚴重時,甚至完全無法收穫。(二)土壤適應性:土壤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至砂質壤土為最理想,但南瓜根部適應性強,即使在缺乏保水力和保肥力的砂礫地區,只要注意灌溉和施肥,也可得到相當高的產量,而且因為土壤通氣性良好,還比較早生。土壤PH值5.5~6.8之間為適。(三)播種適期:台灣南部11月至翌年1月,中北部10月至翌年2月,適合溫度15~25℃左右。(四)浸種、催芽:將種子裝入打有小洞之塑膠袋內,然後以訂書機封好,並以億力或嘉賜銅可濕性粉劑加水1000倍稀釋液,浸種消毒6小時,預防病菌傳染;浸種後種子不用水洗,以濕毛巾包裹,置放在定溫箱,溫度28~30℃之間催芽,種子經過25~30個小時之候芽即長出。(五)播種、育苗:種子萌芽後,利用104孔穴盤裝入滿地王三號介質,播種前先將介質均勻澆濕,播種時芽尖向下,每穴播1粒種子,上覆一層細培養土,然後澆水以保持適當溼度,育苗期約7天,本葉ㄧ葉時為定植適期。(六)種植方式:住家有庭院的可直接在空地採匐地栽培,或搭簡易棚架供植株攀緣。也可用較大的容器栽培,在花盆中加入約八分滿的培養土,每盆種一株,待莖蔓伸長時,在盆中插立支柱、套鐵絲圈,以供植株攀緣。(七)施肥量:1.露地栽培:每平方公尺施用有機肥約10公斤、台肥43號複合肥料約0.8公斤作基肥,整地時撒施於土壤中充分混合,並將栽培圃作高於地面,四周挖一淺溝,株距0.8~1公尺;果實肥大期,可施用43號複合肥料作追肥。施肥前先行溝內灌水,再將肥料適量撒施於溝底。2.容器栽培:盆內加入有機肥1~2公斤、台肥43號複合肥料少許,與培養土充分攪拌均勻作基肥。定植後一星期,用葉綠精300倍液作追肥;植株生長期與結果期,視作物情況給予適當的追肥。(八)整枝、留果:西洋南瓜以整枝栽培為原則,放任不整枝則著果不易,整枝方法有兩種:1.單蔓整枝:只留母蔓一條,其他子蔓及早摘除。2.三蔓整枝:幼苗本葉4~5葉摘心,待側芽長出,留3條健壯子蔓為結果蔓,其餘側芽儘早摘除。各子蔓第8~10節以後的雌花開始留果,每株約可結3~5果,採行留果栽培的果實整齊,且較早熟;或採取放任結果,此法結果量多,但果實較小。(九)灌水及排水:南瓜雖耐旱,但在生長期間,尤其在果實發育肥大期間,宜注意灌水,不使太乾,以利根部正常吸收養水分,維持植株快速強健的生長勢,增進著果力,使果實快速生長,充份肥大。南瓜根部耐濕性不強,雨季應注意排水。(十)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粉病等;蟲害以潛葉蠅、薊馬、銀葉粉蝨及一般害蟲為主;防治方法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十一)採收:南瓜在果實尚未充分成孰前已有風味,即可採收供食,但品質尚未充分發揮,開花至採收還是以50~60天為宜。充分成孰時果梗變為褐色木質化,同時果皮也呈現品種固有的色澤;此時外皮發達,果內澱粉質充實,品質已充分發揮,而且能耐長期貯運和運輸。三、栽培注意事項(一)西洋南瓜較喜冷涼氣候下栽培,在高溫季節易罹患病毒病,品質較差,生產也不安定。(二)以上三品種採收適期判定:完全成熟的果實,果梗老化乾燥,且有龜裂網狀特徵,一般結果後約50~60天可採收。發表意見
南瓜栽培種矮粗短,繞莖一圈再往上長,低肥管理3,9,15葉,太肥葉旺需栽摘除,20%尿素噴灑掉葉,毎株疏果約留四代,施肥前後加水潤肥,水分過多葉多果少,特性淺根約30cm,雌花長角雄花短園 ,誘導施肥引導根向,幼苗期間脊地栽培發表意見
你可以在本綱站,也就是本綱頁的右上角,在"搜尋服務"上打上南瓜,然後只勾選"技術光喋"。再搜尋,就可看到你所需要的一切資料。這是一片專業農業的寶貴資料庫。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