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 |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參加「小地主大專業農計畫」種植水稻及硬質玉米大專業農,在擴
大經營面積後與一般農民在生產成本與收益上的差異。調查結果顯示,雲嘉南地區水稻大
專業農平均栽種面積15.6 公頃,每公頃每期作生產成本102,140 元,比一般水稻農94,296
元,增加7,844 元(8.3%),但總收益則增加17,791 元(18%)。在本次調查中,水稻栽
培面積在15 公頃以內者,並未隨著面積增加而有生產成本降低,收益提高的趨勢。在硬質
玉米方面,大專業農平均種植面積25 公頃,每公頃生產成本比一般硬質玉米農減少約9,524
元/ 公頃(24%),總收益減少3,996 元(5%),但隨著硬質玉米栽種面積增加到40 公頃
以上時,則收益會隨著面積增加而增加。比較雲嘉南地區水稻與硬質玉米大專業農每公頃
生產成本,則水稻大專業農比硬質玉米大專業農,在生產成本上增加61,664 元/ 期/ 公頃
(152%),總收益則提高27,802 元(32%)。在栽培模式方面,採水稻雙期作的大專業農
年收益229,122 元/ 公頃最高;第1 期作種植水稻第2 期作種植硬質玉米的大專業農年收益
201,923 元/ 公頃次之;第1 期作種植綠肥領取休耕費用,第2 期作種植硬質玉米的大專業
農年收益135,255 元/ 公頃最低。若要鼓勵大專業農由水稻轉種硬質玉米,必須要能提高硬
質玉米的單位產量及附加價值,亦或是增加第1 期作土地的利用率以提高收益,才能提升大
專業農轉作意願。
|